Media Activies
媒體活動
逛百貨也像逛展覽!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 × 6位藝術家的美學對話

全台最有藝術氣息的百貨公司坐落台南!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將於今年盛大開幕,為迎接開幕,新光三越特別邀請6位台灣傑出藝術家—吳耿禎、張騰遠、張育嘉、吳芊頤、黃柏勳、蘇子涵(依專訪排序列出),攜手策劃藝術展覽,為全新空間注入獨特美學與創意能量。
本期 SKM media 封面故事也邀請這6位藝術家進棚拍攝,透過融合其創作元素的創意攝影,展現與藝術的深度連結。專訪中,他們也大方暢聊他們對於藝術的看法,以及與台南的情感連結經驗。(完整精彩專訪請見雜誌)
專訪摘要
...
黃柏勳認為,台灣目前空間與藝術的結合變得更多樣化。他剛入行時,藝術家們的收入並不穩定,只能接設計或壁畫案子來維生,「以前塗鴉客甚至會被趕走,後來開始有人願意提供牆面讓他們創作,慢慢演變成提供材料、提供便當,最後甚至願意支付費用邀請藝術家。」黃柏勳說,如今許多餐廳、服飾店都會特別請藝術家設計牆面,這不僅讓空間更具特色,也變成一種宣傳方式。
除了商業空間,黃柏勳曾與高雄榮總的安寧病房合作,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藝術的影響力。「一般醫院的環境很冰冷,尤其是安寧病房,這裡是生命的最後一站,無論是病人還是家屬,都需要更多的撫慰。」他回憶,當時看到病房外的牆面僅掛著幾幅攝影作品,便主動提出幫忙美化空間的想法。
...
《美的冒泡》𝗣𝗼𝗱𝗰𝗮𝘀𝘁 第九集 : 【 破壞規則都是懂規則的人 Feat. 牡丹工作室-畫家黃柏勳 】
很高興今日邀請到國際畫家-黃柏勳來到節目中,聊聊專職畫家不為人知的甘苦談,是否和我們想像中的畫家一樣。
創作的過程是很難一氣呵成的,跟大家的生活一樣,會有很多的干擾、生活瑣事要處理,都得自己一手包辦打理。
持續的產出才有展售的機會,才會有收入。但畫作平安到賣家的手上之前,沒想到還有重重關卡,考驗著對人的信任。
其實近20年的專職畫家路一路走來,跟職人走到創業路的過程很像。本集他也鼓勵美術界的後輩們,可以如何經營自己,創造曝光的機會。
藝術的理想與人性現實的差別,本集血淋淋地告訴你。
《藝類人聲》𝗣𝗼𝗱𝗰𝗮𝘀𝘁 第八集

謝謝 金車文藝中心 KCCA 提供舞台,讓我們能暢所欲言,在《藝類人聲》𝗣𝗼𝗱𝗰𝗮𝘀𝘁 錄音室,分享對於藝術行銷的經驗與趣談。
自我行銷,是必須且重要的。
創作者,許多時候需藉由藝廊的經營與鋪陳,透過許多傳媒或報章雜誌,推介給大眾;若沒有藝廊的協助,自營藝術家在行銷上則必須下更多功夫,才能讓更多人看見自己。
行銷表達技術專家解世博曾說:「不論從事什麼行業,其實我們的工作都只是副業,而真正的本業是行銷自己。」藝術家的作品質量好,也需搭配創作者本人形象的營造與維護,使口碑廣為流傳。
此集節目邀請到兩位經營與行銷個人品牌十分成功的藝術家「黃柏勳」與「簡志剛」,來和大家分享,在藝術這條路上如何行銷自己,以及與客戶、單位合作時所遇到的難忘經驗。
TED Talking : TED x FCU

藝術家 黃柏勳,在2023年6月9日,以《表現、進化、科技》為主題,在TEDxFCU年會進行演說。
以下為相關簡介:
這次年會我們邀請到了牡丹工作室的藝術家黃柏勳來跟我們分享他的見解。他的創作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以「豐富」和「自由」兩個主軸作為創作主題,視覺元素華美且多元。近幾年除了國內外的個展,他也參與許多品牌、企業、金控、出版的跨界合作。其中,Nebula 22 系列的NFT與 天下學習和 XREX 的聯名組合,橫跨藝術、知識與金融的各領域,深具意義。
文化相關的【 Wonderful Entertainment Asia So Wonderful Festival 音樂節】視覺取樣、與暢銷作家 肆一 作品《你在左邊放了一句再見》的封面設計,或者以慈善為初心的《牡丹紅包袋》、 高雄榮民總醫院 、高雄榮總 安寧病房 、 高雄榮總兒童病房 美化,也展現黃柏勳對人文的多方觸角與關心。
科技、表現、進化 | 黃 柏勳 | TEDxFCU
Ai是否取代藝術家?
- 攝影與宮廷畫師
- 攝影沒有取代繪畫
- Ai與人的差異
- 瀏覽與閱讀
- Ai與原作
- 靈魂
- 照相寫實主義與失業的藝術家
- 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更強大。
- 創作門檻降低
- 心裡想說的那句話